联系方式CONTACT US
182-5600-5306
0551-65628156
378182646@qq.com
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濉溪路288号金鼎广场B座901室
西乡县:“六化”机制推进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
信息来源:
发布时间:2017-08-03
浏览量:423
西乡县自2014年开始,在充分调研了解建筑施工企业及农民工参保意愿的基础上,针对建筑行业用工方式灵活、人员流动频繁、交叉作业现象普遍等特点,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出“定人员、定场所、定期限”的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办法,采取“实名制”与“非实名制”相结合的方式,先行先试开展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。几年来,在住建、工会、安监等部门的支持协同下,全县建筑施工企业主动参保意识明显增强,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人次逐年攀升,工伤保险待遇得到了有效落实,在化解工伤纠纷、维护农民工权益、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,为“同舟计划”的启动实施提供了实践依据。2014年,人社部等四部门《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》(人社部发〔2014〕103号)下发后,我县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,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工作机制,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,取得了较好成效。2017年,全县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达到1675 人次,当期征收保险费19.15万元,占当期工伤保险费收入总额的5.62%, 19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,当期累计支付工伤保险基金26.46万元。目前,该县有建筑项目 18 个,其中:在建项目14个,新开工项目8个,均按相关规定参加了工伤保险,参保率为100%。
一是组织领导制度化。为确保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顺利开展,县政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,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,并将考核结果与责任单位绩效奖励挂钩。县人社局、县住建局、县安监局、县工会抽调专人成立联合工作组,及时转发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提出落实意见,研究出台《关于深入推进建筑企业参加工伤保险专项扩面行动工作方案》(西人社发〔2017〕109号),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,构建了分工合作、齐抓共管、协调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。
二是宣传引导常态化。充分利用电视、报刊、网站、微信、QQ群等载体,大力宣传建筑业工伤保险政策,提高知晓率。组织人员深入建筑行业项目工地,开展“上门讲、上门送、上门解”的“三上门”活动,累计举办政策解读会15 余场、发放宣传资料 1000余份、答复群众咨询1500余人次,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的好处深入人心。制作宣传标语、宣传挂图200余幅,印发《建筑业工伤保险手册》1000余份,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张贴项目工程参保情况公示牌,切实增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维权意识。
三是建档立卡精准化。采取信息比对列出清单、媒体通告限期参保、实地核查确认登记等多种方式,对建筑企业数量、相对固定从业人员、在建项目数量、工程用工情况展开拉网式排查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。并按照“两清查、两建立”要求,根据应参保企业所属行业、所在地域分类建立台账,健全档案资料,明确施工企业归属管理责任单位,实行信息化动态实名制管理,做到了项目工程数量精准、人员增减变化精准、参保缴费主体精准、对口监管责任精准。
四是行政推动目标化。县政府将其纳入年度民生目标任务,按月通报建筑业工伤保险进度情况,对推进不力的责任单位,扣减年度目标考核分值并给予问责,提前超额完成任务的,给予加分奖励。县人社局作为牵头部门,针对建筑行业用工的特殊性,积极协调各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执法检查,对违法施工、违法用工、非法转包等行为予以严肃查处。发现未履行参保义务的建筑施工企业,提出整改措施限期参保,确保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。
五是经办服务便民化。县社保经办中心明确专人负责建筑业工伤保险实名登记、参保申报、信息变更等管理工作,推行以施工项目为单位参保优先办理机制,结合实际尽量优化经办流程,简化办事手续,落实限时办结制,有效避免了因办理参保手续而延误施工许可证申领事件发生。县劳动监察部门和经办机构强化工伤保险事故调查核实,开通工伤认定和待遇支付“绿色通道”,尽可能缩短劳动能力鉴定等待时限和待遇支付时限,并按时足额支付工伤职工各项待遇,做到“快认快结”,高效、优质、便捷的经办服务得到了建筑企业和参保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六是工伤预防程序化。县社保经办中心在抓好待遇支付的同时,还深入到建筑企业和施工工地开展工伤预防,做到两手抓。各建筑施工企业强化安全生产源头治理,纳入项目程序化管理,从安全措施防护、施工环节予以重点监管,并不定期召开施工安全研判会,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。
下一步,西乡县将以更高的目标定位、更加有力的举措、更加便民的服务,努力推进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再上新台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