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方式CONTACT US
182-5600-5306
0551-65628156
378182646@qq.com
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濉溪路288号金鼎广场B座901室
初次面试留好印象的方法
信息来源:
发布时间:2017-08-29
浏览量:622
1.首因效应:穿戴张扬让人惊
事例:小胡是名校结业生,专业对路、成绩优良,在厚厚的应聘材猜中锋芒毕露,入列预选名单。但她面试时,穿戴过于新潮:鲜艳的短上衣、寒酸的低腰裤,很夸大地戴着热带风情的大耳环,一进门就让由高级工程师构成的考官们一愣,考官们没问几个疑问,就完毕了面试,成果当然是她被筛选出局。
点评:“首因效应”,也叫“第一形象”效应。心理学研讨发现,与一个人初度会晤,45秒钟内就能发生第一形象。第一形象能够在对方的头脑中构成并占有着主导地位。面试中首因效应的效果不行小瞧。
尽管考官的“形象”规范不一样,但整体来说有些规范是共同的,这即是:结壮、开畅、精神饱满、信心十足、坦诚、机警、干练的人,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形象。而小胡的穿戴,却给招聘考官留下了“虚有其表、喜爱张扬”的第一形象,她的出局,是自然的了。
2.近因效应:容颜平平却自傲
事例:结业生小董是个容颜平平的小男孩,到一个单位参与面试,进考场后,考官只轻描淡写地问了他是哪个学校结业的,是哪个地方的人等几个疑问后,就说面试完毕了。合理他要脱离考场时,主考官又叫住他,说:“你已答复了咱们所提出的疑问,评委觉得不怎么样,你对此怎么看?”小董马上答复:“你们并没有提出能够反映我的水平的疑问,所以,你们也并没有真实地了解我!”考官点点头说:“好,面试完毕了,你出去等通知吧。”成果是选取通知书按期而至。
点评:近来、最终的形象,往往是最激烈的,能够减弱在此之前发生的各种因素,这即是“近因效应”。其实,考官第一次说面试完毕,仅仅做出的一种设置,是对结业生的最终一考,想借此考察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。假如这一道题答复得精彩,大可补偿“首因效应”的缺憾;假如答复得欠好,可能会因为这最终的关键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。
3.鲇鱼效应:安排应聘显生机
事例:小朱是班长,他期望班上同学都能尽快地有个好工作,所以每次参与应聘活动,他都会变成热心的安排者,在应聘场上,协助同学出谋划策,并让男同学为女同学在抢手单位拥堵的招聘台前开路,一同递上简历等。他的简历还没递出,就有几个单位主动来问询他的状况,有一个单位发现他和自个单位的用人需要对口,马上就问他有没有意向到他们单位应聘。
点评:小朱无意间展现了“鲇鱼效应”。鲇鱼效应源于一个典故。挪威人爱吃沙丁鱼,可上市的沙丁鱼只要一位老渔民捕的鱼是活的。其奥妙在于:他在捕来的沙丁鱼中掺了少数的鲇鱼,使得捕来的沙丁鱼一向保持振奋状况,活蹦乱跳的,所以能卖出高价。“鲇鱼效应”在人才学中泛指异乎寻常的人、能给群体和公司带来生机的人。
这么的人最受期待。招聘时,特别是在人才市场上有很多结业生时,招聘人员会十分留意调查每一个人的体现,应聘者中,谁最有生机,谁最有构思,谁最受喜爱。团体面试时,也必定要留意“鲇鱼效应”。假如轮到你发表意见时,要力求宗旨清晰,观点鲜明,证明有力,方能锋芒毕露,会对他的某一质量的激烈,而掩盖了弱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