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《
招标公告和公示信息发布
管理办法》(国家发展改革委第10号令)。
《办法》对原有招标公告发布制度进行修订,规定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、资格预审公告、
中标候选人公示、
中标结果公示等信息,应当在“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”或者项目所在地省级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等媒介发布,“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”负责汇总公开全国招标公告和公示信息。
发布媒介应当免费提供招标公告和公示信息发布服务,允许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免费查阅及在线反映情况、提出意见,并确保发布信息的数据电文不被篡改、不遗漏和至少10年内可追溯。对于发布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,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、举报。
《办法》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。
2018年1月1日起施行
《拖欠农民工工资“黑名单”管理暂行办法》
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《拖欠农民工工资“黑名单”管理暂行办法》(社部规〔2017〕16号),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。
该办法最大亮点就是,将拖欠工资“黑名单”制度纳入联合惩戒范围。鉴于此前所公布联合惩戒的参与部门多达40多个,明确32项联合惩戒措施。不难想象,企业一旦进入此“黑名单”,就是一个字--“惨”!
1、哪些行为会被列入“黑名单”?
克扣、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酬,数额达到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
标准的;
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引发群体性事件、极端事件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。
2、“联合惩戒”有多厉害?
在信用信息共享基础上,多个部门在多个领域对失信当事人共同实施惩戒,惩戒对象既包括自然人,也包括存在拖欠工资情形的用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、其他责任人。
将拖欠工资“黑名单”信息纳入当地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,由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,在政府资金支持、政府
采购、招投标、生产许可、
资质审核、
融资贷款、市场准入、税收优惠、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限制。
另外,在国家发展改革委、最高人民法院等44个部门联合签发的《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》中,明确了32项惩戒措施,主要有:
加强日常监管检查;
限制担任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、董事、监事;
限制乘坐飞机、列车软卧、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、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;
限制住宿较高星级宾馆、酒店,限制在夜总会、高尔夫球场消费;
限制购买不动产购买房产、土地等不动产;
限制在一定范围的旅游、度假;
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;
限制出境,协助查封、扣押车辆等。
以河南登封为例,当地法院会“私人定制”特别的手机彩铃:
“你拨打的机主已被登封市人民法院发布为失信被执行人,请督促其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!”
2018年1月1日起施行
营业执照无“统一社会信用代码”一律作废!
根据国家有关规定,凡2015年10月1日前,在全国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,应当换发加载有“统一社会信用代码”的营业执照。
自2018年1月1日起,所有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,一律使用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。未换发的营业执照不再有效,一律作废
2018年1月1日起执行
四库一平台"业绩补录窗口关闭
各地要加强对工程项目信息补录工作的监督管理,严格审核,加快进程,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补录工作。
各地要将补录的工程项目纳入日常监管,不得单独设置仅用于资质申报的补录项目库。要进一步规范对涉密工程的保密管理,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,不得公开涉密工程信息,不得向全国平台报送涉密工程信息。各地要对已上报全国平台的项目进行全面清查,确保上报项目信息中不含涉密工程信息。
2017年12月31日补录窗口将自动关闭,关闭后不再受理任何企业补录申请。
2018年1月1日起执行